人是三节草 续集111——120

作者:大悔忆智冰 ||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系统:从超跑开始做首富 万法之主 重生之都市学生

第12章 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111——120

111.书法精论

又一日,又似有感悟,乃又记笔记曰:

愚以为颜篆欧隶:颜真卿是篆书笔法(不含《多宝塔碑文》),欧阳询是隶书笔法。

112.书法精论

又一日,又似有感悟,乃又记笔记曰:

傅山“四宁四毋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大巧若拙”,乃是巧后的境界,不是达不到巧时的雕琢;宁丑毋媚,非以丑为务,尚不能美,便写丑书,那是真丑;轻滑、安排,便不自然,“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不是对他人欣赏水平的跪舔。

113.反省

笔记内有“书法精论”数则,可见沾沾自喜之态。

有高论,亦有自作聪明、牵强附会处。

114.杀人者

时间在耐心等待杀人者的被杀。

115.优美的悲剧

在今日头条答问。

有没有什么催泪的小说?

回答得现金

9小时前

大悔忆智冰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答:

有啊,在我的《微小说与小小说》里。

这一篇本来是第一百零一篇,我把它置顶了,因为书友们最爱看的赞不绝口的是这篇。

重要的话说三遍:

《三张五线谱》,《三张五线谱》,《三张五线谱》。

在那特殊的年代,有一对父女。父亲是音乐学院教授,女儿是爱好音乐的学生,他们从大城市到小乡镇躲避混乱和迫害。

小镇的青年们疯狂追求这拉小提琴的女孩,有一个因此病发身亡。

他生前创作了三张五线谱,他弟弟拿着这三张五线谱去“复仇”。

故事够曲折离奇但不乏真实性,结局是他弟弟和那女孩也都离开了人间!

这故事是当年风靡全国的民间创作。

我这篇小说是二度创作。

非常优美,非常悲惨,且充满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再现了当年青年人的青春风貌。

经典小说网等86个网站转载,书友打分7.8——8.5,推荐词里都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高度评价。

是的,那故事够凄美的,反映了特殊时期民众对美的向往,飘荡着女主角优美的琴声!

那时的年轻人,活得多认真啊!

116.杠精

在今日头条答问。

你见过最杠的杠精有多杠?

回答得现金

大悔忆智冰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答:

见过的最扛精的扛精是连别人说的什么都不知道就开扛的。

他的口头禅是“你不懂”,“你说错了”。

他总是把这两句咒语念完再问人家说的什么,然后无师自通地采用偷换概念转移话题泼妇骂街强词夺理等民间吵架技巧诡辩术和人家胡搅蛮缠,不压倒别人誓不罢休。

他喜欢文学,他读鲁迅文学院(函授)的时候,他的辅导老师认为他尚未入门,错别字多,病句多,表达不清楚,不知写的什么。他不理睬他老师的意见,骂老师对不起他交的学费,说他挣钱怎样辛苦。

按他的逻辑,老师违心恭维他才算对得起他交的学费。

另外,当年他认为除了鲁迅的作品,都不是文学,所以他的“作品”其实就是对鲁迅不成功的模仿,却又像他就是鲁迅一样目空一切。二十一世纪还在写什么反对包办婚姻争取恋爱自由的主题。

当年,他跑到我打工的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来玩,和我公司的科技高管争论什么是高科技。他也是首先说:“你不懂!”

那高管是高工,退休来公司前又是省科委科技处处长,有知识有涵养,就请教他:“生物工程技术不是高科技,那你说什么是高科技呢?”他竟理直气壮地答道:“仿瓷涂料。”

他常常在单位舌战群雄,被称为“博士”——其实人们给他取这个绰号乃是取敝乡土话谐音——“不是”,什么也不是。

他的辅导老师看了他的作业,给他回信,也认为他“不是”,所以北京和敝乡人士对他评价惊人的巧合让他怒火中烧。

他老师在信中说:

“也许你又要说,你这里有高深的思想,那里有高明的技巧,可是,据我看来,什么也不是。你尚未入门,应该虚心学习。”

其实,他连初小也读不毕业,却经常说他的学历为高小毕业,可见他内心其实自卑。

117.恍若隔世

有一个不爱出门的老年人,一天去县城办事,忽然想去看看东门外的盐关码头和河滩。

30年前他常常从河滩步行回他居住的小镇去,那是一条捷径。

他按照记忆先穿过东街。

东街面目全非,早已不是民居矮小、行人寥寥的背街。

耸入天空的高楼密密麻麻在街道两边一字排开,一个又一个小区,商店连着商店。宽阔的农贸市场人来人往,里里外外摊点密布,飘动着鱼、肉的腥气。

他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往前走,随时提防着来往的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货车。

现在的车辆真是太多太多,当年这东街只是偶尔一辆自行车通过!

他感觉走了好久,却找不到东门口那大石砌的拱形门——那拱形门外就是通往盐关码头的石板路小街,所以这东门又称“水东门”。

他不知道东门已被拆除,北门、西门、南门也和东门一样被拆除,那些城门洞已不复存在。

他远远望见对面耸立着一座崭新的豪华城楼——诸葛亮在上面演《空城计》那种。

他想起川剧《空城

计》里诸葛亮唱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他又想起川剧团已经关门了,不再演戏了。

对面那崭新城楼前面是一条宽阔得超出他想象的大街。大街车水马龙,两旁高楼林立。

楼房和街道都是豪华的西洋的样式。

人行道也很宽,屹立着豪华的街灯。

这让他想起传说中和电影里的上海外滩——他不知道现在县城的人们就是用“外滩”称呼这里。

这条漫长的豪华的大街的正式名称是“滨江路”。

过去那些狭窄的石板街和低矮的民居、石板街尽头下到河滩的陡峭的石梯都消失了,它们被一带带人工培植的宽阔草地和彩色颗粒铺就的供人散步的小径掩埋。那一步步向河边倾斜的宽广的草地用坡度埋葬了昔日的陡峭,草地代替了石梯和河滩,人工培植的整整齐齐的草代替了昔日河滩上那些光滑的鹅卵石。

也就是说城市已经蔓延到河边。

那老年人望着大河和河对岸的青山往前走。踏着彩色小径,穿过草地,他看见一道豪华的高墙。

高墙上刻着从古以来那些有名的诗人吟咏这盐关码头的诗句——其中竟有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高墙背面是浮雕,雕刻着昔日码头繁忙的景象和那些古老的运输工具——河里是来往的帆船,河滩上是独轮车。河里还有宽大的木排,河岸上许多码头苦力。

高墙后面是一个和墙等宽的狭窄的广场,广场上塑着三个与真人等高的人像,他们是当年挤满码头的搬运工人的代表或曰象征。

两个塑像用竹竿抬着两袋盐,一个塑像扛着一袋盐,都朝着县城的方向。

他们身后是滔滔江水,

江里已经没有了木船。

118.作报告

冯大爷一辈子没有做过官,总是梦想着作报告。

他没事就站在街上,朝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打官腔:

啊——,这个这个,关于什么什么的问题……

119.本书最新广告语

大、中学生作文选材教科书。

其实任何事都可以写出意义。

120.任大娘的困惑

作为能干的山区农民,任大娘一家在街上买了房屋,全家迁到城里。

他们自己住着临街小楼,楼后面六间像单位集体宿舍一样的房间租给了上街照料孩子、孙子读书的农村人,那些人共用一个厕所。

任大娘却经常感叹:说起来吃也比过去吃得好,穿也比过去穿得好,玩也比过去玩得好,就是身体没有过去好,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

是的,他们成天打牌,粮食、蔬菜都靠买。

不久,任大娘学着街坊邻居,每天晚饭后沿着河岸走很远很远的路。

她又叹息道:“日怪!人是贱货。以前累,想耍;现在叫你耍你又要累!”

相邻推荐: 都市透视医圣停球一亿次流星修道院我生卿未生三国之献帝无双默默前行镇世奇谭封灵神女录美女总裁的特种兵王玄宇宙